来,走起!安吉这个移民大村,特别值得一去

安吉发布 2018-09-22 13:06:16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近年来,我县积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,探索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“三治融合”的基层治理新实践,走好乡村善治之路,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、成效显著的经验做法。这个小长假,小布带你去看天子湖镇高禹村、报福镇景溪村、昌硕街道双一村这三个地方的乡村治理故事,这几个村,特别值得一去! 正是收获的季节,天子湖镇高禹村的忙碌别

近年来,我县积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,探索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“三治融合”的基层治理新实践,走好乡村善治之路,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、成效显著的经验做法。这个小长假,小布带你去看天子湖镇高禹村、报福镇景溪村、昌硕街道双一村这三个地方的乡村治理故事,这几个村,特别值得一去!

正是收获的季节,天子湖镇高禹村的忙碌别有滋味。

老支书姜怀玉,匆匆吃过午饭,便赶往“移民之家”项目现场,监管工程质量;返乡创客李志友,忙着操持村里的天禹粮食专业合作社;村妇联执委会成员叶敏,吆喝大伙儿编排节目,想把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快板表演……“新”老高禹人,在田间地头、项目现场、文创舞台各自忙碌,又一线相牵,徐徐展开一幅共建共享的美好画面。

回到七八年前,这样的场景还只能存在于想象中。高禹地处两省三县交接处,由三村合并而来,本村人口5558人、外来人口6000多人,村民姓氏达174个,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村。人多力量大是不假,但想做到百虑一致却又实在困难。姜怀玉还记得,过去村里“并村不并心”,当村委提议村民包干卫生时,执行的人寥寥无几,更别说抽身为村里服务了。

人还是那群人,曾经的“老大难”何以“难者亦易矣”?

近日,我们的蹲点采访组深入高禹村,试图解开这个村发生变化的缘由。

 人视水见形,视民知治不 

从村民的状态中,可以知道治理的状况

今年5月17日,高禹村完成示范区“万亩大平台”建设的1000余亩征地任务。一天之内,涉及到的4个村民小组全部签约。“得益于宣传到位,也得益于村民对财务制度的信任。”高禹村党委书记李更正如此分析推进顺利的原因。

近几年,因农整、商合杭高铁等项目的用地配套,高禹村征迁体量大,涉及到的村民多,征迁补偿款的分配成了“烫手的山芋”。问题的根子在哪儿?“没有一套‘看得见,摸得着’的制度保障。”李更正说,信息不公开,村民担心“暗箱操作”,自然会顾虑重重。

找准根结所在,高禹村全面推行“所有决策村民定、所有讨论可参与、所有决定都签字、所有干部不碰钱、所有财务都公开”的“五个所有”制度,在财务制度上实行“村账镇管、组账村管”,47个村民小组全部实行网银支付。每次支付款项前,必须经所有村民签字确定,在各村民小组公示栏上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实施;村里所有账目,都在高禹村报上公示,每月挨家挨户送到村民家中。

甘越平,高禹村努力村民小组财会,见证了“组账村管”制度推行前后的变化。用他的话来说,肩上的担子和手上的活,从未像现在这样轻松过:“所有财务都公开,工作好做多了。在村监委之外,我们村还有民主监督理事会,层层把关,村民放心。”

常规的村民表决同意是排名前列步,阳光透明的财务公开制度是第二步,第三步就是村民自主监督。在高禹村村委二楼,甘越平口中的民主监督理事会正在开会,忙着审计8月份的所有账目。去年9月,高禹村按照“二百人以下村民组推1人,二百人以上村民组推2人”的标准,选出52位村民组成民主监督理事会,分4个监督小组,每月“轮班”,对村级事务、民主理财、工程管理、村务公开、村下属公司的账目等进行审查、监督,可谓事无巨细。村民邹柏青就是其中一员,他告诉我们,今年,他们在“审查”中发现,村移民文化公园的绿化苗木与规划不符,遂要求施工单位返工,目前已经完成。“虽是个案,但村集体利益容不得丝毫马虎。”他说。

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,高禹村的《村规民约》每年都会修改完善,但“要遵纪守法、知规明理”这一条却从未改变,一直是排名前列条。条款看似只是“大道理”,但落实到村里,却牵涉情与法的关系处理。今年,有村民小组出现户口在娘家、出嫁女儿要求分征地补偿款的新问题。按照村里的风俗习惯,不应分;但从法律角度来看,却不一定如此。根据《村规民约》,高禹村给出的答案迅速且明确:每户每人先扣2000元征地补偿款作为备用,待法院判决,再行处理。村民虽有不理解,但还是同意先留下这笔钱。“我们相信,村里会公平公正处理好的!”

“人视水见形,视民知治不”。一个国家如此,一个村亦如此。高禹村通过“五个所有”,把村民最关注的“钱”这一关管在透明处,进而管好人、管好事,村民对村级组织的信任度有了质的提升。今年,该村还通过建立村级大数据,家家户户的情况,一目了然,让乡村治理更加精准。

 求治之道,莫先于正风俗 

端正社会风俗,是求得治理的最根本办法

村妇联执委会成员叶敏孝顺公婆,在村里有口皆碑,但她说,和自己的公婆比,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。

叶敏的公公余万荣、婆婆朱成秀已经是六、七十岁的老人,但对于91岁的老奶奶袁秀英,他们仍然习惯亲自照顾。老奶奶暂住老屋,一日三餐、荤素搭配,不论刮风下雨,余万荣都准时送到老人处,陪老人聊会天,看着她吃完。难能可贵的是,朱成秀是老人的养女,而女婿余万荣则是入赘的。养恩大于天,在这个家中,得到了真实体现。

尊老的良好传统,不仅在家庭中得到延续,也在村里蔚然成风。在低丘缓坡上建起的高禹老年公寓,配套89个房间,能住135名老人。杨景招、杨连娣夫妇在公寓里住了三年,面积60平方米的住房干净整洁,每月仅需缴纳物业费200元。而如果是村民单住,每月物业费还要便宜。“可以在食堂吃饭,也可以自己烧,住在这里又自在又实惠。”杨连娣说。

作为全省目前较大的村级养老中心,这个养老中心主要针对村里60周岁以上、家中已经征迁、希望独立居住的老人,除了物业费,5—7元/餐的伙食费,其他不涉及任何费用。但养老中心有一个特殊的要求:入住的老人,必须经家中子女同意;子女必须经常来看望老人。若出现子女一年少于5次来看望老人的情况,将在村报上登报批评。在养老中心的楼下,就是村级幼儿园,入住老人闲来“躲”在教室外“偷看”孙辈,别有一番趣味。“好家风才有好乡风,我们要通过培育良好的家风,持续营造乡村德治环境。”养老中心负责人黄芳说。

风俗者,天下之大事,求治之道,莫先于正风俗。这在高禹村已经成为共识。“要团结邻里、和睦社区;要尊老爱幼,不准虐待老人;要移风易俗、酒席减负”……这样的规定既在《村规民约》中占了大量篇幅,更成了村民的自觉行为,小到一家一户,大到邻里之间、村企之间,处处可见这样的细节。

高禹村的农贸市场,因之前商贩只上午卖菜,被称为“半天菜场”。但附近的企业多,很多都集中在下午买菜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该村通过推行“对下午经营的菜贩每月奖励800元”的政策,鼓励开设“全天菜场”,效果明显。考虑到老年村民自产自销蔬菜的需求,市场还特意设置了一些免费的经营摊位,供有需要的老人使用。从2013年开始,高禹村推行夕阳安康工程,去年分70周岁以上1000元、90周岁以上2000元两个档次,为村里的老人发放“老年奖”。“只要支持村里的工作,都能拿到,不支持是不行的,去年就有老人没有拿到。”高禹村村委会主任柯红标说。

“乡风文明既是村民自发的行为,更是制度推进的成果。两者相结合,才能推动乡风文明真正走得远、走得好。”李更正说,推动乡风文明,高禹村软硬兼施,不遗余力。

 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 

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了,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更高

9月6日,高禹村“两委”班子例会,讨论农业园休闲环道设计深入细化的问题。农业休闲环道,是高禹村当前发展农旅产业最重要的一个项目,全长4.5公里,环抱3000多亩农田。柯红标说,五六年前,村里开始大规模流转农田,一方面是想解决农田抛荒问题,另一方面则出于丰富乡村经营业态、帮助村民创收考虑,当村里提出还不成熟的设想时,村民们就挺支持的。

支持,来源于村委对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,来源于看得见的发展成果。

“一开始三村合并时,各个合并村仍有‘属地’意识。我们提出建设文体项目,让大家有个互动交流的场所,消除隔阂。然后一步一步,把项目做起来。”高禹村党委副书记包成义说。从建设文化广场、电影院、图书馆等文体项目,到流转农田推动农旅结合,再到新建移民公园、移民文化馆,高禹村的每一步,都踩在了村民敏感的“神经”上。“村民们看得到奔头,自然人心齐,任何工作做起来都事半功倍。”包成义说。

2017年,高禹村申请的“天禹”商标正式注册,涉及6大类54个项目。如今,“天禹”物业有限公司,“天禹”粮食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平台,不仅全方位渗透进了高禹村民的生活,更在产业经营上迈出了坚实步伐。即便是养老中心这样看似“纯公益”的平台,高禹村也干出了“新意”。除了满足本村养老需求外,该中心面向社会托养等的床位同样紧俏,已有43名“五保”老人和15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入住。现在,养老中心二期、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家宴项目以及垃圾循环处理中心,这些向生活细节延伸的项目,都在推进和规划中……

“要在发展过程中,做更多别人想不到、看不懂、追不上的事,才能实现村庄‘快人一步’的发展,乡村治理的基石才更稳固。”这是李更正和村委的“秘密计划”,当这样的计划一步一步变成现实,村民的幸福感和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也跟着水涨船高。

“读大学的时候一直在外面,没想过回村里。后来回村里参加了‘平安通’建设,日日走访,发现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我准备留下来。”大学生杨平直言不讳。乡贤聂富贵,三年前开始为村民送村报,与村民接触最为频繁。今年3月,当高禹村配套高铁新城、高铁大道以及袁家村项目开始征迁时,他就成了义务宣传员,“新城建设完成后,村南边将成为整个示范区的商住中心,汇聚人流。”“袁家村项目能带来游客,大家以后配套开农家乐、民宿,在家门口赚钱……”不过三个月,三个项目需征用的2600余亩土地全部完成。聂富贵高兴地说,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作用,觉得很有价值。

这样的感受并非个例,不仅是本地村民,“新高禹人”同样如此。

原天子湖古苑村村民王永忠,四年前因征迁来到高禹。失去了土地,对他来说意味着“一辈子的营生”断了。没想到,一入住新的安置区,他就收到天禹物业公司的邀请,成为了村里的一名保洁人员,每天收入120多元。他告诉我们,公司近百名员工中,有3成不是“原住民”。“一家人不吃两家饭”,让这个“移民村”、“三合一村”有了浓郁的“大家”味道。

何佳财是果猕农场的经营人,到高禹已经5年。今年年初,大雪堆积,猕猴桃大棚倾倒在即,他心急如焚。村里立即发起动员,200多名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、村民小组长赶来帮忙,把损失降到了较低。“如果不是大家帮忙,损失至少要达到300万元。”他说,这样的感觉,让他很踏实。而他的做法是,反哺村里,请合适的村民到果园务工,少则2.5万元/年,多则4.5万元/年,对村民来说,是一笔稳定的收入。

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;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。9月份,村里的青年、妇女、乡贤队伍都将成立发展联盟,为村庄发展更好地建言献策。李更正笑言,自己较大的愿望是,通过制度的完善和项目的持续造血,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村庄治理,让村庄交给任何一任村书记,都能健康发展。“这样,村民的幸福感才是可持续的!”他说。

文字:宋焕新 童海燕 林泽宇 董孝烽

摄影:董孝烽

部分图片由乡镇提供

编辑:周洁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